國際大型基金機構減持套現
本周,包括沙特主權財富基金、軟銀集團等在內的大型國際投資機構紛紛透露,正通過減少投資倉位、出售資產等手段增加現金流,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。
軟銀集團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孫正義17日表示,“為了應對最糟糕的情況,正在增加現金”,透露軟銀集團已確保了約800億美元的現金。
孫正義在一場在線演講會上表示,疫情“今后2至3個月情況可能嚴重惡化”。對于疫苗開發的進展,孫正義表示,“長期來看感到樂觀,但對短期感到悲觀”。
對于增加的現金的用途,孫正義表示,軟銀有投資人工智能(AI)企業和股票回購等“多樣化選項”。市場上越來越多觀點猜測軟銀集團可能通過MBO(管理層參加的收購)實現私有化,孫正義回避了這一話題,僅表示“這種事情無法評論”。
今年疫情以來,軟銀集團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將半導體公司ARM出售給了英偉達,并將其在新的T-Mobile中的約200億美元的股份出售給了英偉達。孫正義說,如果市場下跌,軟銀集團可以用這筆錢購買被低估的資產,支持其在軟銀愿景基金中的投資,或回購更多股票。
主權財富基金機構也逐漸在市場中減倉套現,緩沖疫情沖擊帶來的風險。
本周監管機構的一份文件顯示,沙特的主權財富基金PIF在第三季將北美股票倉位削減了30億美元,減持了一些上市交易基金(ETF)以及包括伯克希爾-哈撒韋在內的個股。該文件顯示,截至9月30日,PIF持有價值70.5億美元的美國股票,第二季為持有近101.2億美元,清倉的股份包括加拿大自然資源、聯合太平洋、美國在線旅游公司Booking Holdings、思科等。另外,截至9月30日,PIF第三季度將ETF持倉削減至19.6億美元,第二季持倉接近47億美元。
同樣受疫情影響,全球最大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今年也大量出售股權資產,用以支持國內財政支出。
挪威政府日前宣布,計劃今年從其主權財富基金中贖回創紀錄規模的資金,以補貼政府的財政刺激計劃。挪威財政部預計,該國政府今年從主權財富基金中贖回的資金將達到創紀錄的4330億克朗,2021年將達到3710億克朗。相比之下,2019年的贖回總額僅為2290億克朗,僅為今年提取額的52%。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在全球擁有約9200家公司的股份,約占全球上市股票的1.5%,該基金還投資全球債券與房地產市場。